徽州的凉菜
徽州的著名凉菜有以下几种:
毛豆腐:
毛豆腐是徽州名菜,通过传统工艺人工发酵,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传统的吃法有油煎或烤制,配以当地土辣椒酱,现在开发出火腿毛豆腐锅仔、毛豆腐汤、蛋煎毛豆腐等多种菜品。
火腿炖甲鱼:
这是徽州菜的门面担当,甲鱼肉质鲜美,火腿的咸香完美融入汤汁中,炖煮时间长了点,但绝对值得等待。
绿豆兜:
徽州风味小吃,事先将绿豆催芽,拌小麦粉,加盐、水调和成糊,舀进锅铲上的篾箍内,徐徐潜入沸油锅中,炸至暗黄带绿即可。绿豆兜酥松香脆,口味独特。
甜酒酿:
甜酒酿系用上等糯米酿制而成,吃法分为凉吃和热吃两种。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凉;在冬天将酒酿与金丝琥珀蜜枣或鸡蛋一起煮沸,吃起来又香又甜。
火焙豆腐:
将老豆腐切成方块,放在架上发酵,然后在木炭火上烘焙,两边烤成蜡黄,随烤随吃,吃时在豆腐上抹上辣酱、麻油等佐料,入口更为鲜美。
火烧冬笋:
将冬笋连壳埋入木柴火灰中,烧焖至手按觉微软时拨灰取出,去壳、根,用菜刀的后部插入笋肉中向外撬成一块块的如劈柴状的条块。另用蕃茄酱、甜面酱、辣酱、芝麻油、酱油、葱姜汁等作调味品。
苞芦松:
用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清香松脆,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
豆豉:
以上等的黄豆和鲜笋为原料,制作时先将黄豆和剥壳后的鲜笋洗净,并将辅料:食盐、八角和茴香等按比例拌在一起,倒进锅里煮熟为止,然后晒干或烘干,成为半成品。再将半成品放入用精制酱油、味精等配成的调料中搅拌均匀,再晒干或烘干即成。
芙蓉糕:
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徽州有农历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贵客嘉宾的风俗。
冻米糖:
春节前,农村家家切糖制作冻米糖。冻米糖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饴糖做成。
徽州醉蟹:
原料为每只重三两的活蟹共四只,酱油、徽州风光酒、蒜瓣、姜、冰糖、花椒、盐、高粱酒若干。将蟹洗刷干净,沥尽水,然后放入小坛内,加入各种调料,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徽州传统特产,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意外得尝,赞不绝口。该茶干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
徽州裹粽:
徽州民间小吃,大多是枕头粽,形如枕头,品种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枣栗粽、豆沙粽、红豆粽等。值得一提的是“灰汁粽”,灰汁粽先用草木灰滤水拌糯米裹制而成,因碱性重,粘性强,吃起来特别可口绵软。
这些凉菜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富有地方特色,是徽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