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金针菇怎么养
金针菇冷库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冷库改建
对现有风冷式冷库进行保温性能改造,使用保温材料,提高冷库的保温效果。
用塑料泡沫板将冷库分隔成小区,便于发菌与出菇的管理。
培养料的配制
培养料中要适当增补氮源,加快菌丝吃料速度,提高产菇量。
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麸皮添加量以17%、玉米面3%为宜;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时,麸皮添加量以20%、玉米面5%为宜。
培养料含水量增加到65%左右,为菌袋出菇留有适宜的水分含量。
装袋与灭菌
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方式,选用15厘米X35厘米的塑料薄膜袋,缩小袋口直径,减少料面水分蒸发。
装料量一致,料高为13~15厘米,料应适当装紧,紧贴袋壁,料面压实,防止上部料松,基质容易失水。
用扎口封袋法代替颈套棉塞法,扎口紧贴料面,减少料内水分的散失。
装料后立刻灭菌,常压蒸气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10小时以上,彻底杀灭料内杂菌。
接种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适龄的菌种。
除去表层失水、老化、活力低下的菌丝块,将菌种均匀地接到培养料表面,然后紧贴料面封口,使菌种与料面紧密结合。
发菌管理
调节好温、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加快发菌速度,减少袋内水分散发,为菌袋出菇时基质中保留有合适的水分。
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60%—65%,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
出菇管理
将库内温度由菌丝生长期的20℃—22℃降到13℃—16℃,2—3天后菌袋冷透后转入下步管理。
杀虫:用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自上而下空间喷雾,药量2—4毫升/立方米,再用浸透药液的布条悬挂在通风口、门口处,借以杀灭库内菇蝇、菇蚊、跳虫和螨类。
杀菌加湿:用克霉灵2000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1次3—5小袋/100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若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2—3天内,均用2000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天内使库内湿度巩固在85%即可开袋。
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巩固后再全撑开。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500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
催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爽是引诱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
伸长期:减少通风增长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库温10℃—12℃,湿度85%—90%,通风次数要少,时间略长,维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避免细菌性雀斑病的发生。
采收与处理
待金针菇长成后及时采收,并进行分级、包装等处理。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价格策略。
注意事项:
严格灭菌处理,保证无菌操作。
选用质量好的制冷设备,保证低温冷藏效果。
前期准备选择具有抗病、抗逆性强、耐高温、产量高、菇型好等优良性状的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