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木种木耳接种后怎么放
段木种木耳接种后,为了促进菌种在耳木中早发菌、早定植,提高成活率,需要进行以下管理步骤:
上堆:
将接种好的耳木排成“井”字形架,分层堆叠成一米高的小堆,堆内悬挂干、湿温度计,四周用薄膜覆盖严密,堆温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耳木之间要留5~6厘米的空隙以利良好通气。
翻堆:
上堆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如果耳木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待树皮稍干后,再覆盖塑料薄膜。遇气温高时,每隔3~5天在中午揭膜通风换气一次,并结合喷水降温。
温度和湿度控制:
接种后的耳木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养菌,堆温应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翻堆、喷水等方式实现。
通风换气:
在高温条件下,需要打开农膜进行通风降温,防止烧堆。同时,要注意防止杂菌的发生,及时清除木腐菌子实体,并对死孔或空孔进行补种。
散堆排场:
一般经3~4星期的堆叠,黑木耳的菌丝已长入耳木,即可散堆排场,进入出耳管理阶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管理段木种木耳的接种和养菌过程,提高其成活率和产量。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方法,确保木耳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