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锈病种类

豆角锈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锈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背出现星星点点的褪绿黄白色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病斑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痂点(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病原:由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引起。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度;化学防治,如使用75%达克宁1000倍液或10%世高2000倍液,2-3天喷1次。

病毒病

症状: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黄斑、叶面皱缩,严重的植株矮化,不能开花甚至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喷雾2-3次防蚜虫,病毒病发生后及时用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炭疽病

症状:叶片上多发生在近叶脉处,产生红褐色至黑褐色多角形小条斑,叶柄茎蔓受害出现红色凹陷,豆角上产生圆形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病斑,边缘浅褐色至粉红色。

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药剂选用25%阿米西达、10%世高、75%达克宁等喷雾,交替使用,连喷3-4次。

这些类型的豆角锈病虽然症状和防治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在防治时需要注意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