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立枯病苦瓜青枯病
苦瓜立枯病和苦瓜青枯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它们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有所不同。
苦瓜立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在茎部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扩展后绕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后瓜苗死亡,但不折倒。
根部染病多在近地表根茎处,皮层变褐色或腐烂。
在苗床内,开始时仅个别瓜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经数日反复后,病株萎蔫枯死,早期与猝倒病不易区别。
病情扩展后,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轮纹或不十分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且病程进展慢,别于猝倒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
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和田间农事操作传播。
发病适温为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值为3.0~9.5。
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苦瓜品种种植,播种前浸种催芽,出苗后喷洒磷酸二氢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