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苦瓜白粉病
药用植物苦瓜白粉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蔓和叶柄。该病害在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叶片发病较重,果实则很少发病。
症状
初期症状 :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白色近圆形粉斑,逐渐扩大并连结成片,形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后期症状:
白粉变为灰色,病叶枯黄,但一般不脱落。
病原
苦瓜白粉病由以下真菌引起:
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 Chen
:称葫芦科白粉菌。
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Z.Y. Zhao:称瓜类单囊壳白粉菌。
无性阶段:Oidium sp.,称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寒冷地区:
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寄主上或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温暖地区:
病菌不产生闭囊壳,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其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
发病条件:
温暖湿闷的天气,施用氮肥过多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或不良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早熟品种抗性弱,中晚熟品种抗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