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损耗

大白菜在贮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耗,主要原因包括脱帮、腐烂和自然失重。长期贮藏的损耗量可达30%至50%。

脱帮:

脱帮是大白菜贮藏期间的主要损耗原因之一,与贮藏环境中的乙烯含量密切相关。当乙烯含量超过2.3×10^-7时,即可导致脱帮。贮藏环境中的温度越高,或菜体所受的机械伤愈重,其乙烯释放量愈多。此外,伴随菜棵呼吸强度的扩充也会加速脱帮和衰弱,从而增加损耗。为减少脱帮,应尽可能做到轻拿轻放,并严格控制贮藏环境,减少乙烯的释放与积累。

腐烂:

大白菜在贮藏过程中,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腐烂。腐烂不仅影响大白菜的品质,还会导致大量损耗。为延长贮藏期,应采取适当的贮藏管理措施,如早晚关闭通风口,中午适当通风换气,以调节温湿度,排出乙烯气体。

自然失重:

大白菜在贮藏过程中会因水分蒸发而出现自然失重。贮藏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低、通风次数越多,自然失重越快,损耗越大。为降低自然损耗,贮藏环境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并适当控制温度和通风次数。

为了减少大白菜的贮藏损耗,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贮藏条件。

尽量减少机械损伤,轻拿轻放,避免菜体受损。

定期检查贮藏环境,及时排出乙烯气体,防止乙烯积累导致脱帮和腐烂。

在收获至入窖前进行适当的贮前处理,如晾晒、预贮等,以降低自然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