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软腐病
芹菜软腐病是一种 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柄及茎部。在生长中后期,当环境条件如封垄遮阴且湿度大时,病害情况会更加严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或灌溉水等途径从伤口侵入,并在发病后通过相同的方式传播。
症状
初期症状:在叶柄基部或茎上出现水渍状、深色、凹陷斑点,随后扩大成斑块状并腐烂,伴随恶臭味。
后期症状:病部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导致植株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播种前对种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及时清除前茬作物及杂草,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采用深沟高畦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病菌随水传播的机会。
加强管理
在定植及田间管理过程中,避免造成植株伤口,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
喷施壮茎灵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可选用的药剂包括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1%链·土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4%络氨水剂350倍液等。
总结
芹菜软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芹菜生长的细菌性病害,通过农业防治、加强管理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产量损失。建议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以上防治方法,特别是在湿度大、封垄遮阴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田间管理和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