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米饭是怎么发明的
自热米饭的发明可以追溯到 俄国工程师Fedorov在1897年的创新。他首先发明了自热食品,并在1900年左右实现了商业化。随后,在1909年,美国探险家Hiram Bingham Ⅲ使用英国Grace Brothers公司生产的自热罐装牛肉汤完成了秘鲁探险。1910年,美国飞行家Alan R. Hawley以自热罐头为食物,赢得了长达46小时的热气球大赛的胜利。这些早期的应用展示了自热食品的潜力,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加热食物的情况下。
在二战期间(1941—1945年),亨氏公司生产的自热食品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作为军用食品,战后逐渐走向民用市场。美国在1973年开始野战口粮热食化的研究,并采用软包装取代了罐装。1991年海湾战争中,军方使用无焰定量加热器为MRE(Meals ready to eat)加热,以提高其接受和食用程度,自此自热食品成为了美国军用食品的一部分。从军用到民用,自热食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自热米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餐盒内的水袋和用无纺布包装的发热剂共同发生反应。发热剂中装有焦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等物质,遇水后迅速升温,温度可达150℃以上,蒸汽温度可达200℃,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这种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生米加热成熟饭,无需使用开水、火电等能源。
自热米饭的发明和发展不仅是食品工业的一大进步,也为户外活动者和需要快速加热食物的人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