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长得怪

洋葱长得怪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气候原因

洋葱是典型的幼苗春化型二年生植物,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茎粗达0.7cm左右)才能对低温起反应。如果出现冷空气入侵或气温偏低,就会造成幼苗的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导致春化而抽薹开花。气温偏低还会引起鳞芽异常分化,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现象。

种子原因

异地种子因其产地的环境条件与引种地的差异,对引种当地的低温和日照长短反应不同。冬性弱的品种对低温反应敏感,幼苗稍遇到低温就有抽薹现象;冬性强的品种幼苗稍大才能感受低温而抽薹开花。没有本地种子适应性强。

播期不当

洋葱属绿体春化型植物,播种过早造成苗龄过长、幼苗过大,超过绿体春化所必需的临界大小,容易出现春化或不完全春化现象,造成鳞茎生长异常。

营养失调

灌水偏多、氮肥过量会导致幼苗过大,延迟或抑制鳞茎的形成,在低温季节还会出现抽薹开花。氮肥不足、土壤干旱时,幼苗生长过弱,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氮的比值增加,提早进入生殖生长,出现抽薹开花现象,也会导致鳞茎畸形。

地蛆危害

地蛆危害严重时,会使洋葱生长过弱,鳞茎生长延迟。

栽植深度

栽植过程中往往出现栽植过深或过浅而出现鳞茎生长发育不良。栽植过深会导致叶部生长过旺,鳞茎部增粗,鳞茎过小且易畸形;栽植过浅,植株易倒伏,鳞茎外露,日晒后变绿干裂。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本地播种的品种,根据气候条件及时播种,合理栽植密度,加强管理。

肥水管理

合理追肥,切忌氮肥过重,保持土壤湿润,勤浇水,勤中耕。在幼小期、鳞茎膨大期应适时施肥、浇水,必须喷洒地果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自我调节营养平衡,提高鳞茎膨大活力。

虫害防治

加强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地蛆等害虫。

温度管理

可以采用大棚方法,人为控制温度,使其春化完全,促使鳞茎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洋葱生长异常的现象,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