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很尖

洋葱的尖部形状通常与其生长条件和健康状况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洋葱尖部异常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生理性干尖

原因:生理性干尖通常是由于种植期间管理不当,如过度浇水、土壤盐碱化、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引起的。

防治方法

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灌根养根,促进根系发育。

喷施天然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注意高温高湿环境,避免疫病危害,可使用烯酰吗啉、氟吗啉、霜霉威盐酸盐、霜脲锰锌、甲霜锰锌等防治。

病害侵袭

灰霉病:起初在叶上生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湿度大时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

霜霉病:叶片受害开始产生卵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初呈黄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稀薄霉层。

防治对策

使用银法利、霜霉威盐酸盐、氟吗啉等药剂进行喷雾。

环境因素

温度骤变:洋葱叶片生长适温为18℃-20℃,连阴骤晴或高温后温度骤降,或有干热风及冷风吹入,皆可造成叶尖枯黄。

土壤缺水:土壤长期干旱缺水,会出现黄化干燥现象,夏季高温时尤为严重。

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钙、缺硫、缺硼等微量元素不足,也会引起叶片黄化、干尖。

人为因素

地下害虫:如地蛆、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致使植株叶片发黄。

酸害:长期大量施用酸性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引起酸性危害。

建议

选择圆润扁平、肚子大的洋葱,避免购买顶部已经发芽的洋葱。

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度使用酸性肥料,保持土壤酸碱度适中。

适时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防治病害和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