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细菌病
大白菜细菌病主要包括软腐病、黑腐病和叶斑病等,这些病害严重威胁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这些病害的详细症状和防治措施:
软腐病
症状:软腐病俗称“烂疙瘩”,通常从包心期开始发病,病部软腐并伴有臭味。病株叶片基部外叶萎蔫脱落,茎基腐烂并延至心髓,充满黄色粘稠物,病株一触即倒。有时外叶边缘湿腐,干燥时烂叶干枯呈薄纸状紧裹住菜球,或中间菜叶自边缘向内腐烂,俗称“夹烧心”。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
适期播种,密度适宜,适度蹲苗,雨后及时排水,及时防虫,减少伤口。
清洁田园,秋后深翻,消灭菌源。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
黑腐病
症状:黑腐病在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特点是维管束坏死变黑。幼苗出土即可受害,子叶片水渍状逐渐枯死,真叶片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黑色条纹。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病斑,逐步向内扩展,病斑周围组织变黄。有时病菌沿叶脉发展,形成网状黄脉,有时危害菜帮,形成淡褐色干腐,常使叶片歪向一侧。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或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主要在苗期发病,危害叶片。先在叶背生水渍状下点,逐渐形成不规则的坏死斑,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易赶裂,致叶片干枯死亡。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分泌出乳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呈白色膜状,后来病部开裂,呈穿孔状。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