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加吉典故
清蒸加吉鱼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菜,起源于山东,属于鲁菜系。关于它的典故,有以下几个版本:
乾隆皇帝的故事
相传,某年开春,乾隆皇帝出海巡游,经过蓬莱时,船刚刚启动,一条肥头大耳的鱼便从水里蹦跶到船上。乾隆皇帝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于是将这条鱼封为“加吉鱼”。
乾隆皇帝品尝了加吉鱼后,赞不绝口,甚至把剩下的鱼头和鱼骨熬制成一锅浓白的鱼汤,喝得干干净净。这种吃法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山东当地的一种传统。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来到登州(现在的山东蓬莱),在海岛上品尝了长相漂亮、味道鲜美的鱼后,问随行的文武官员此鱼何名。群臣不敢胡说,于是作揖答道:“皇上赐名才是。”太宗大喜,想到是择吉日渡海,品尝鲜鱼又为吉日增添光彩,为此赐名“加吉鱼”。
郝懿行的记载
清朝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记载:“登莱海中有鱼,厥体丰硕,鳞髻赦紫,尾尽赤色,啖之肥美,其头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
民间传说
民间有“加吉头,巴鱼尾,刀鱼肚皮鲕鱼嘴”的谚语,言海中鱼类,以此四物最美。
还有一种说法是,加吉鱼因头部富含胶质和脂肪,煨汤味道鲜美,还可解酒,素有“一鱼两吃”之说。
建议
清蒸加吉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保持鱼的原汁原味,通过清蒸的方式,让鱼的鲜味流露出来。在制作时,先将鱼开膛、去鳞洗净,在鱼身两面剞斜刀,手提鱼尾,在沸水中稍烫,取出后用干布吸干水分,将精盐、绍酒撒在鱼身上,放盘中。另将肥肉、冬笋、冬菇及葱姜切丝,一起拌和后,撒在鱼身上,再淋上芝麻油,上笼用旺火蒸约20分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