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病害及治疗

苦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病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苦瓜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炭疽病

症状:多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茎、叶、果均会发病,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围有一圈明显或不甚明显的黄色环。

防治方法: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凯润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5~7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

霜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

防治方法: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结瓜时期适当多浇水,但要严禁大水漫灌。植株适当稀植,增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猝倒病

症状:为真菌性病害,猝倒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易发生。初时幼苗幼茎基部呈水浸状,而后病部变淡褐色,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子叶尚未凋萎而倒伏。

防治方法:种植前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于植沟中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白粉病

症状: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以叶片发病较重,果实则很少发病受害。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病害由植株下部老叶往上发展,发病后期,白粉变为灰色,病叶枯黄,但一般不脱落。防治关键是早预防,减少病源。喷雾时周到细致,既能将药喷匀,又不至于因过度提高空气湿度而引起霜霉病。初期,80%金乙嘧·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次;或40%杜邦福星(氟硅唑)乳油500倍液、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翠泽(醚菌·啶酰菌)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做到叶面叶背均匀喷药,严重时隔5~7天施药1次,连续喷2~3次,最好轮换用药或复配用药。

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果实症状幼瓜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病斑为水渍状,并伴有乳白色黏液。茎蔓症状产生水渍状小点,后期扩大并伴有乳白色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