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软腐病

青椒软腐病是一种 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青椒的果实。病果初期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斑,后期果皮变白,果肉呈褐色并腐烂发臭。在干燥环境下,病果干缩并挂在枝条上。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果皮或伤口侵入植体,借雨水、灌溉和昆虫活动传播。在气温为25-30℃,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阴雨天,病害易流行。

防治措施

轮作:

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与非茄科、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以减少病菌和害虫基数。

无土育苗或无菌土育苗:

减少病菌通过土壤传播的机会。

加强田间管理:

预防高温高湿环境,及时防治虫害和脐腐病,保持田间通风和土壤透气性。

及时摘除病果:

将病果摘除并深埋,减少田间再感染源。

药剂防治:

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或喷施4000倍液新植霉素。此外,还可以使用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70%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雾。

防虫:

注意防治蛀果害虫,减少果实伤口,从而降低病菌侵入的机会。

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青椒软腐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辣椒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