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的豆浆怎么煮

煮豆腐的豆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泡发黄豆

将干黄豆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一个晚上。夏季至少泡8小时,冬季泡12小时,以确保黄豆充分吸水膨胀,提高出浆率。

磨豆浆

泡好的黄豆沥干水分,倒入破壁机或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豆子和水的比例在1:6~10之间,水少一点豆浆更浓)。

启动破壁机或豆浆机,将黄豆磨成细腻的豆浆,并用滤网过滤掉豆渣。

煮豆浆

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小火煮沸,期间要不断撇去表面的泡沫。生豆浆中含有多种毒素,必须煮熟后才能食用。

煮沸后继续小火煮5分钟,确保豆浆完全熟透。

点豆腐

煮熟的豆浆关火晾至85℃左右,加入15毫升米醋(或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比例),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用勺子筷子搅拌1分钟,然后盖上盖子静置20分钟,使蛋白质在醋酸的作用下变性凝固成豆腐花。

压制豆腐

将凝固好的豆腐花倒入豆腐模具中,铺上湿布子,压上一个重物(如盘子加石头),放入洗菜盆中,慢慢压实,使其成型。

压豆腐的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调整,喜欢吃嫩的可以少压一会儿,喜欢吃硬的可以多压一会儿。

切块享用

将压好的豆腐取出,切成块状,即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烹饪。

建议

泡豆子的时间非常关键,夏季至少泡8小时,冬季泡12小时,以确保黄豆充分吸水膨胀。

磨豆浆时,可以使用破壁机或豆浆机,但要注意豆子和水的比例,以及磨浆的细腻度。

煮豆浆时,要不断撇去表面的泡沫,并确保豆浆完全煮熟。

点豆腐时,醋的加入量和搅拌方式会影响豆腐的凝固效果,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压制豆腐时,重物的压力要适中,以获得理想的豆腐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