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线虫病

洋葱线虫病,又称鳞球茎茎线虫,是一种极具毁灭性的植物寄生线虫,对多种植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是关于洋葱线虫病的详细信息:

危害症状

洋葱被侵染后,叶片会出现畸形、肿胀、枯萎,幼苗死亡,储藏期的球茎内部变褐,球茎变软、腐烂。在严重侵染时,洋葱产量损失通常高达60%至80%。

分布与寄主

洋葱线虫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其寄主达500多种,包括郁金香、水仙、风信子等观赏植物以及多种农作物和蔬菜。

发生规律

洋葱茎线虫以卵、幼虫、成虫在土壤、病残体和鳞茎中越冬,幼虫和卵在干鳞茎内处于假死状态,可保持长达13年的生命力。线虫可随带病的种子、鳞茎和幼苗传播,在田间可随风雨、灌溉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贮藏期间线虫还常从胀裂鳞茎中爬出,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种植前消毒:无性繁殖材料在45℃热水中浸3小时,并结合溴甲烷熏蒸等措施。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用利根砂系列全田撒施处理,持效期2-3个月。

改进栽培措施:轮作对此线虫无较好的效果,但可根据一些小种仅侵染一些特异寄主的特性,而种植一些非寄主植物。

及时清除: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田间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