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锈病辨别
豆角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豆角的叶片,也能影响叶柄、荚和花柄等部位。以下是豆角锈病的一些主要辨别特征:
叶片症状
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微微凸起,形状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通常从植株下部的老叶开始出现,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
中期: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黄褐色,并且病斑周围的叶片组织会略微隆起,病斑中央的颜色会变深,呈现出褐色至黑褐色,此时病斑的形状也变得不规则起来,在病斑对应的叶片背面,会生出黄褐色的锈粉状物质。
后期:病斑进一步增多、扩大,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锈粉状物质,叶片会逐渐枯黄、干枯,最后脱落,致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受阻。
茎和叶柄症状
茎和叶柄上也可能发病,发病初期会出现与叶片上类似的淡黄色小凸起斑点,之后斑点扩大,颜色变深,同样在其表面会出现锈粉状物质,严重时茎和叶柄会变形,影响植株的养分和水分运输,导致豆角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病原真菌多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叶片上的水流侵入植株,可借助风雨或灌溉进行传播。
发病条件
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高峰在开花结荚到采收中后期。菜地低洼、排水不良及栽培上过于密植或植株徒长、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