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的来历

翠玉白菜的来历有多个版本,以下是其中较为可信的说法:

清代康熙年间

翠玉白菜最早出自清代康熙年间的瑶瑶园,原为瑶瑶园内一对相爱的夫妻定情之物。这对夫妻是清朝著名文人袁枚的祖先,他们在瑶瑶园结缘后,便定情以白菜为证。他们把白菜雕刻成形象栩栩如生的玉雕品,当做定情之物,寄托了深深的爱意和美好的祝福。而这对夫妻也因此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青睐。

清朝光绪年间

翠玉白菜原本是清朝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据传,翠玉白菜是由慈禧太后赐予光绪帝的妃子瑾妃的,象征着宫廷内部的宠爱与权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件珍贵的艺术品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在民国时期,溥仪被迫退位后,他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包括翠玉白菜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运出紫禁城。后来,这些文物辗转流落到台湾,最终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痴迷程度众所周知,如今的故宫博物馆中仍保存有不少她曾经使用过的翡翠制品。慈禧不仅在生前对翡翠爱得深切,身后也不忘搜罗各种珍贵翡翠陪葬。翠玉白菜便属于众多陪葬品的其中之一,据说是放置于慈禧脚边。然而过于奢华的陪葬品,也引来了不少觊觎者,其中野心勃勃的军阀孙殿英率先按捺不住。于1928年带领军队破开了慈禧陵墓的大门,并开始大肆搜刮金银财宝,翠玉白菜也因此流入民间。

北京故宫

翠玉白菜原本是永和宫(清末瑾妃住所)的陈设器,同时也是瑾妃(珍妃的姐姐)自带的陪嫁之物。像白菜本就有“纯洁无瑕”之意,象征着新娘子的清白之身;而菜叶上所雕刻的螽蟴和蝗虫属于繁殖能力旺盛的昆虫,象征着子孙延绵。整体的寓意选题明显都是围绕着“嫁妆”所创作,饱含着娘家人对女儿的衷心祝愿。

综合以上信息,翠玉白菜的来历主要与清朝光绪年间的瑾妃有关,她将这件珍贵的玉器作为嫁妆带入宫中,后来这件文物经历了多次辗转,最终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