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合同订立中的合同性质是什么?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合同订立中的合同性质

在我国,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合同订立,涉及到合同性质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合同订立中的合同性质进行分析。

一、劳务派遣合同的定义

劳务派遣合同,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订立的,由劳务派遣单位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的劳动保障责任的合同。

二、劳务派遣合同的性质

  1. 劳务派遣合同是一种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务派遣合同虽然涉及到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三方,但其核心是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因此,劳务派遣合同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


  1. 劳务派遣合同具有特殊性

虽然劳务派遣合同属于劳动合同,但其与一般的劳动合同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

(1)劳务派遣合同具有三方性。在劳务派遣合同中,存在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三方主体。这种三方性使得劳务派遣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劳务派遣合同具有可替代性。在劳务派遣合同中,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等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可替代性使得劳务派遣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劳务派遣合同具有不稳定性。由于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其劳动关系属于劳务派遣单位,而非用工单位,因此,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稳定性相对较低。


  1. 劳务派遣合同的性质受到法律调整

为了规范劳务派遣市场,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合同进行了特别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

(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承担相应的劳动保障责任。

(3)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且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

(4)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合同订立中的合同性质属于劳动合同,但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合同的三方性、可替代性和不稳定性等方面。为了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合同进行了特别规定,以规范劳务派遣市场,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人力资源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