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是谁提出的,有何研究过程?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工具。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将介绍胜任力模型的提出者、研究过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胜任力模型的提出者

胜任力模型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麦克利兰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在研究职业成功因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力素质,并将其命名为“胜任力”。

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过程

  1. 提出假设

麦克利兰在研究职业成功因素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1)职业成功并非完全取决于智力、教育背景和经验,还受到个人能力素质的影响。

(2)个人能力素质可以通过胜任力模型进行描述和评估。


  1. 研究方法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麦克利兰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他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素质。

(2)行为事件访谈:通过访谈方式,收集成功人士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分析其能力素质。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特定领域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其能力素质。


  1. 研究成果

麦克利兰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成功确实受到个人能力素质的影响。他将能力素质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指个人在特定领域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技能:指个人在特定领域内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3)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知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麦克利兰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用于描述和评估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能力素质。

三、胜任力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1. 人力资源管理

胜任力模型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管理。


  1. 教育培训

胜任力模型在教育培训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机构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1. 组织发展

胜任力模型在组织发展领域也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识别关键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竞争力。


  1. 人才测评

胜任力模型在人才测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人才测评机构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对求职者进行能力素质评估,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和选拔服务。

总之,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胜任力模型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胜任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