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又称为“新七种工具”,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套质量管理方法。它们分别是:帕累托图、鱼骨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散布图和过程流程图。本文将从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现代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起源

  1. 质量管理理念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质量管理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强调质量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要求从源头抓起,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1. 美国质量管理协会(ASQ)的推动

为了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美国质量管理协会(ASQ)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一套适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ASQ于1970年正式发布了“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包括:帕累托图、鱼骨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散布图和过程流程图。


  1. 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诞生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逐渐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适应质量管理的发展,ASQ在1980年对“七种质量管理工具”进行了调整,将其中的一种工具——散布图改为散点图,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二、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发展历程

  1. 20世纪70年代: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提出

在20世纪70年代,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被正式提出,并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这一时期,企业开始关注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成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 20世纪80年代: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推广。企业通过应用这些工具,有效地识别和解决了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1. 20世纪90年代: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创新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融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1. 21世纪: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在现代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帕累托图: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2. 鱼骨图:帮助企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3. 直方图:帮助企业了解产品质量分布情况,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 控制图:帮助企业监控产品质量波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散点图:帮助企业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导。

  6. 散布图:帮助企业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7. 过程流程图:帮助企业梳理生产过程,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作为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运用这些工具,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将继续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猜你喜欢:企业级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