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中实现绩效持续改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绩效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即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绩效管理和全面绩效评价,是确保绩效持续改进的关键。本文将从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的内涵、实施步骤和持续改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的内涵

  1.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编制全面预算:以绩效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2)执行全面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率。

(3)监督全面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4)评价全面预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轮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1. 全面绩效管理

全面绩效管理是指将绩效目标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等环节,实现绩效的持续提升。其主要内容包括:

(1)设定绩效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绩效目标,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和可实现性。

(2)绩效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项目绩效达成情况,为绩效改进提供依据。

(4)绩效改进: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项目绩效。


  1. 全面绩效评价

全面绩效评价是指对预算绩效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检验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其主要内容包括:

(1)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等,确保评价的准确性。

(3)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绩效改进提供依据。

二、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的实施步骤

  1. 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方案

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方案,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组织架构等。


  1. 编制全面预算

以绩效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1. 实施全面绩效管理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1. 开展全面绩效评价

对预算绩效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检验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1. 持续改进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的持续改进策略

  1.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责、流程、考核等,为绩效持续改进提供制度保障。


  1. 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绩效持续改进提供人才保障。


  1. 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价

加强对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监控与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1. 创新绩效管理方法

探索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如绩效预算、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等,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1. 加强绩效信息共享

建立健全绩效信息共享机制,促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绩效管理的公信力。

总之,在预算绩效管理三全体系中,实现绩效持续改进需要从制度、人员、方法、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政府和社会组织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项目组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