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中,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环保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机制砂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机制砂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1. 环保优势

机制砂是通过对河卵石、山石等天然材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与传统砂石相比,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大量水资源,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2. 性能优势

(1)强度高:机制砂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加工,其颗粒形状较为规则,粒径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稳定性好:机制砂中的杂质含量较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抗裂性。

(3)抗冻性好:机制砂中的SiO2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 经济优势

(1)成本低:机制砂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运输方便:机制砂多为就地取材,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较低。

二、机制砂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质量问题

部分机制砂生产厂家为了追求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筛选和处理不够严格,导致机制砂质量不达标,影响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2. 技术问题

我国机制砂生产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部分生产厂家缺乏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导致机制砂产品性能不稳定。

3. 环保问题

虽然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少,但仍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1. 加强质量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机制砂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规范生产过程,确保机制砂质量达标。同时,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对机制砂进行抽检,确保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2. 提高技术水平

鼓励机制砂生产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机制砂生产水平。

3. 加强环保治理

对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如加强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控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优化资源利用

鼓励机制砂生产企业采用环保型原料,如废弃混凝土、废砖块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强对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机制砂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环保治理和优化资源利用等措施,有望进一步发挥机制砂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