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芽西红柿芽枯病
西红柿芽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西红柿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以下是西红柿芽枯病的详细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
初期幼芽枯死:
被害株初期幼芽枯死,被害部位长有皮层包被,在发生芽枯处形成一缝隙,呈线形或“Y”字形,有时边缘不整齐。
裂痕形成:
发病株腋芽处出现纵缝,形成裂痕,呈竖“一”字形或“Y”形,裂痕边缘有时不整齐,但没有虫粪。
生长点枯死:
芽枯病发生严重的植株,生长点枯死不再向上生长,而是出现多分枝向上长的情况。
茎秆和花穗受损:
病害可导致植株茎秆和花穗的分生部分受损,影响花穗发育,导致果实生理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病变生长点停止生长或坏死。
发病原因
高温干旱:
高温和干旱的环境是西红柿芽枯病的主要诱因。高温使幼嫩的生长点受损,干旱导致植株水分不足,从而引发病害。
通风不良:
棚室通风换气不及时或通风不良,导致高温和干旱条件持续,加重病害发生。
硼钙代谢失调:
植株体内硼元素缺乏时,芽枯病的发病率较高。硼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硼会导致植株顶部生长点停止生长,茎秆和果实的木栓化。
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西红柿对芽枯病的抗性不同,某些品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更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温度控制:
及时放风,保持棚温在35℃以下,避免高温对幼芽的损伤。在高温的中午,可以在叶面喷洒清水,以降低周围温度。
水分管理:
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条件。注意避免过度控水,以免导致植株徒长和水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