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注册翻译案例分析:翻译失误的代价

在医药行业,注册翻译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合规的关键环节。然而,翻译失误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医药注册翻译中的失误及其代价。

一、案例背景

某药企研发了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为了将该药物推向市场,药企需要进行注册申请,其中涉及大量的注册文件、说明书、标签等材料。为了节省成本,药企选择了一家翻译公司进行翻译。

二、翻译失误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人员对医药专业术语理解不准确,导致以下失误:

  1. 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描述错误。原文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翻译为“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里的“可能出现”与“可能引起”在含义上存在差异,前者表示症状是可能发生的,而后者则表示症状是已经发生的。

  2. 标签上的用药方法描述错误。原文为“每日三次,每次两片”,翻译为“每天三次,每次两片”。这里的“每日”与“每天”在含义上存在差异,前者表示每天的总次数,而后者表示每天的每个时间段。

  3. 注册文件中的药物成分描述错误。原文为“主要成分:甲苯磺酸阿比特龙”,翻译为“主要成分:甲苯磺酸阿比特龙钠”。这里的“钠”字翻译错误,导致药物成分与实际成分不符。

三、翻译失误的代价

  1. 企业声誉受损。翻译失误导致药品注册申请被相关部门退回,延误了上市时间。同时,患者对药企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经济损失。翻译失误导致药品无法及时上市,企业错失了市场先机。此外,药企还需承担重新翻译、修改申请文件等额外费用。

  3. 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由于说明书、标签等材料中的描述错误,患者可能无法正确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导致用药不当,甚至危及生命。

四、防范措施

  1. 选择专业翻译公司。在医药注册翻译过程中,药企应选择具有丰富医药行业经验、专业资质的翻译公司,确保翻译质量。

  2. 严格审查翻译人员资质。药企应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医药相关专业背景,并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翻译水平。

  3. 加强内部审核。药企应设立专门的审核部门,对翻译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翻译准确无误。

  4.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翻译失误可能带来的风险,药企应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总之,医药注册翻译失误的代价是沉重的。药企应高度重视翻译工作,从源头上确保翻译质量,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eCTD电子提交